東方大才國學部教育理念及解讀
東方大才國學部教育理念及解讀
一、東方大才國學部經(jīng)典教育理念:
1、東方大才,放眼未來
2、與經(jīng)典為伴,與圣賢為伍
3、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4、根植人類元典文化,容納東西圣賢智慧
5、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二、理念解讀:
1、“東方大才、放眼未來”:
○何謂“東方”?
△方位名。太陽升起的方向,一般相對歐美特指亞非。
經(jīng)典出處:
《詩?邶風?日月》:“日居月諸,東方自出?!?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span>
○何謂“大才”?
△《周易》有云: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儒家經(jīng)典有云:從其大體乃大人。大人乃君子,天地肖子之大才。君子大才立于天地之間,善養(yǎng)浩然之氣,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參天地而化育萬物,替天宣化,替天行道。
2、與經(jīng)典為伴、與圣賢為伍
○何謂“經(jīng)典”?
經(jīng):本義是“織布的直線”,是織成一匹布的先導,引申為天經(jīng)地義的常理常道。
典:是指被當作依據(jù)的書籍,如《字典》《藥典》。
所謂“經(jīng)典”,便是指引天地經(jīng)緯、涵蘊常理常道、教導人生常則常行的依據(jù),是人類在世生存之道最基本的書。
這些書自古流傳,每個民族都有其歷史上所有知識分子共認的“經(jīng)書”,如中國儒家的“四書五經(jīng)”、道家的《道經(jīng)》;印度的《佛典》、西方的《圣經(jīng)》《古蘭經(jīng)》等,大體都是給人安身立命的典冊。她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是摶tuan造文化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核心。
○何謂“圣賢”:
圣人和賢人的合稱。亦泛稱道德才智杰出者。
我們所指的古圣先賢主要有:儒家圣人“孔子”、亞圣“孟子”、道家圣人“老子”、佛家圣人“釋迦牟尼”、基督教圣人“耶穌”、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
3、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我們今天倡導孩子誦讀的這些文章都是經(jīng)歷了五千年歷史長河大浪淘沙留下來的人類最高智慧的結(jié)晶。
4、根植人類元典文化,容納東西圣賢智慧
○何謂“元典文化”?
就是人類文明的根文化。
東方大才教育在完成現(xiàn)行教育部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全部教學任務(wù)的基礎(chǔ)上,在幼兒至初中階段,引入中國傳統(tǒng)教育智慧和課程體系,致力于東西方元典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5、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四為句是北宋著名理學家、關(guān)學領(lǐng)袖張載字子厚,人稱橫渠先生,為后世留下的精神遺產(chǎn)。
這四句名言歷代流行不衰。近年,溫家寶總理在國外演講或接受記者采訪,曾多次引用;2005年,時任臺灣國民黨主席的連戰(zhàn)先生訪問大陸,也曾用以寄語北大學子。足見張載四句名言的精神感召力之強盛。
第一句:“為天地立心”。
目前比較流行的解釋是,認為天地沒有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天地之心”;“為天地立心”就是發(fā)展人的思維能力,以理解自然界的事物和規(guī)律。這是一種誤解。
首先,在古代“天地”一詞并不專指自然界。儒家經(jīng)典《易傳》中有一個關(guān)于天、地、人的“三才”宇宙模式,表明古人傾向于把天、地、人看作一個整體。因此,“天地”也就是“天地之間”的意思,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個人和人間社會。
張載把社會涵義的“天地”,也稱作“天下”。其次,張載并沒有否認“天地之心”的存在?!疤斓刂摹笔恰吨芤?復卦》的術(shù)語,張載作為著名的易學家認為,“天地之心惟是生物。”(《橫渠易說?上經(jīng)》)顯然,在天地能夠生成萬物這一意義上,張載是肯定天地是有心的。生物之心是天地所固有的,無需人來“立”,否則將不恰當?shù)乜浯笕说哪芰?。其實,“為天地立心”是指為社會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倫理為核心的精神價值系統(tǒng)。張載在其著作《經(jīng)學理窟》中,對“立心”的涵義、方法等內(nèi)容有集中的論述,如果視而不見,對“立心”的理解則易流于臆斷。
在張載看來,“立心”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為天理“能使天下悅且通”,從而使“天下”(社會)必然會普遍接受仁孝之理等道德價值。(《正蒙?誠明》)依據(jù)這些資料來看,“為天地立心”的涵義很清楚,其重點不在認識論,而在價值論。
第二句“為生民立命”。
“生民”指民眾,“命”指民眾的命運。這涉及儒家一直關(guān)注的“安身立命”問題。史稱,張載“喜論命”?!盀樯窳⒚敝懊?,主要指人的命運。歷史上長期流行的是命定論,認為人只能聽憑命運的擺布。然而張載卻認為,只要通過自己的道德努力,人就能夠在精神價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運從而賦予生命以意義。因此,“為生民立命”是說為民眾選擇正確的命運方向,確立生命的意義。
第三句“為往圣繼絕學”。
“往圣”,指歷史上的圣人。儒家所謂圣人,其實就是指人格典范和精神領(lǐng)袖?!敖^學”,指中斷了的學術(shù)傳統(tǒng)。理學家普遍認為,儒家學統(tǒng)自孟子之后就中絕了,所以要努力恢復。張載繼承“絕學”,卻并非照搬前人,而是力求創(chuàng)新,在他的學說中有不少內(nèi)容是六經(jīng)所未載,前圣所未言的。
第四句“為萬世開太平”。
“太平”、“大同”等觀念,是周公、孔子以來的社會政治理想。張載不局限于當下的“太平”秩序,而是以更深遠的視野展望“萬世”的“太平”基業(yè)問題,這是他的不同凡響之處。
[上一篇]: 好爸爸要和孩子做的10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