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親子溝通策略探析
目前青少年親子溝通中存在以下問題:親子溝通的方式不當、溝通內容狹窄、溝通時間缺少和溝通時機不當。對此,應提高父母素質,改善溝通方式;更新父母觀念,豐富溝通內容;親子共同活動,增加溝通時間;理性控制情緒,把握溝通時機。
青少年期也被稱為“親子關系危機期”,在這個時期由于親子溝通存在的問題而導致出現各種矛盾和沖突。因此,掌握有效的親子溝通策略有利于在家庭成員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交往模式,緩和親子矛盾,解決親子危機。
一、青少年親子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進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要求獨立的愿望和傾向日益明顯,而父母還沒有能夠及時從兒童時期的父母角色——比較單純的保護和控制中轉變過來,再加上社會飛速發(fā)展帶來的兩代人之間日益明顯的代際差異不可避免地給青少年親子溝通帶來了問題和困難?,F階段青少年親子溝通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親子溝通方式不當
首先,說教多,傾聽少。子女的成長需要溝通,可是許多家長似乎不太關心子女的這種心理需求。父母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一大半家長和子女交談時都以家長自居,只顧自己暢所欲言。忽略子女的感受。其次,批評多,表揚少。子女在成長中犯錯誤是難免的,當子女犯錯誤時,還沒等他說明具體情況,父母就不分青紅皂白,一概用嚴厲的懲罰處之。而當子女在學習上有了進步或者好的行為表現父母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動于衷。這種多批評、少表揚的溝通方式,已嚴重影響子女的身心發(fā)展。
(二)親子溝通內容狹窄
親子之間在談話內容上相對是比較狹窄的,父母仍然是以教導子女的行為處事為主,對于生理問題、與異性的交往問題以及喝酒、吸毒等問題很少涉及。主要原因在于中國的父母由于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青春期子女的知識教育引導上比較保守,特別是在“性”問題上更難于啟齒。而當今社會文化的多元化以及信息渠道的多樣性已經使得青少年的性行為和性教育成為不容忽視和刻不容緩的問題,而我國家庭中親子溝通內容在此方面的缺乏無疑是一個警示。
(三)親子溝通時間缺少
進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心理特征上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意識和成人感,渴望在自由、平等的氣氛中同父母交流思想感情,不愿受到父母的忽視和壓制,因而大多數的青少年樂于和同齡人交談,而不愿意同父母談心;再者,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兩代人之間,代際差異的日益明顯,青少年存在著同父母溝通理解上的、觀念認識偏差上的障礙。因而,青少年很少與父母溝通,或根本不與父母溝通交流,加上父母工作繁忙,不善于與子女溝通,所以親子溝通的時間越來越少。
(四)親子溝通時機不當
一些家長面對社會的競爭和挑戰(zhàn),將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忽略了與子女的溝通。即使與子女溝通,許多家長也不懂得把握和子女交談的時機。一方面,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父母在子女面前始終以家長自居,任意干涉子女;另一方面,父母面對當今社會的競爭和挑戰(zhàn),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不斷增加,有的父母到了更年期,更易對子女發(fā)火,失去理智。所以父母不能很好地與子女溝通,更不可能準確把握與子女溝通的時機。
二、青少年親子溝通的策略
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有利于促使子女身心健康發(fā)展,有效的溝通是營造良好家庭氛圍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必須掌握親子間的有效溝通策略,才能建立起青少年親子間的良好溝通,營造和諧親子關系,發(fā)揮家庭教育的正常功能。
(一)提高父母素質,改善溝通方式
父母應該轉變學習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自身素質。首先,可通過參加家長學校等途徑,學習有關的家庭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正確了解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進而獲取成功的家庭教育經驗和方法。其次,父母應嚴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應率先示范、以身作則,做到言而有信,表里如一。這樣不但會對子女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素質修養(yǎng)的形成起到耳濡目染的效果,而且提高了父母的威信,使子女更好地尊重父母,增進親子感情,促進親子溝通。
在溝通時,父母要多表揚,多傾聽。作為父母要允許子女犯錯誤。對待犯錯誤的子女,父母應該正確地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不要過早地下結論或橫加指責,要給子女一個解釋的機會,幫助他分析問題的所在,擇其優(yōu)點進行恰到好處地表揚和鼓勵。父母還應多傾聽子女的心聲,并學會傾聽。對成長中的子女來說,非常希望與值得信賴的人去分享自己的成長體驗。若是家長能全神貫注地傾聽,并對他的話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子女渴望被尊重的需求就得到了滿足。
(二)更新父母觀念,豐富溝通內容
從青少年親子溝通存在的問題來看,與父母陳舊的教育觀念密切相關。父母要樹立理解、尊重、信任子女的教育理念。父母要轉變家長制的作風,放下架子,以平等友好的態(tài)度對待子女。只有這樣,父母才能從他們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中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他們的內心情感,進而增加彼此的信任和溝通,才能更好地指導和幫助他們。
通過更新父母觀念,使父母樹立一種全新的子女教育觀,轉變“家長制”的作風,使父母由權威的家長轉變?yōu)闊o話不談的朋友,與子女平等地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進而使子女感到與家長之間不再有代溝,子女也愿意敞開心扉向父母傾訴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經歷和感受,從而豐富了親子間的溝通內容。
(三)親子共同活動,增加溝通時間
父母與子女共同活動,共享歡樂,增進親子感情。父母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子女在一起。建議父母利用工作之余,多抽出時間參與子女的活動,或與子女做一些共同感興趣的事,也可以陪子女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性活動如救災捐獻,這樣不僅增加了親子互動時間,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子女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感,并有利于青少年理想和價值觀的正向發(fā)展。此外,為了保持親子共同活動的順利進行,父母與子女之間可以定下“約會”。也就是說,親子雙方可以約好每次活動的日子、具體時間,并且在日歷上寫清楚。若有急事出現,可以改期。家長與子女每周至少有一次或以上的共同活動時間,活動可以選擇親子雙方共同感興趣的。這樣不僅增加了親子溝通的時間,而且有利于父母知識的增長,文化視野的擴大,進而促進親子溝通。
(四)理性控制情緒,把握溝通時機
父母情緒的調控對親子問的溝通是不可忽視的,可以說也是家庭教育中最不易突破的難點。要想幫助子女改正錯誤、避免對抗,父母首先要學會控制、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把情緒始終控制在理智的監(jiān)督之下。這就需要父母明確地認識自身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情緒受思想和意識的支配,并正確了解子女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掌握調控自己情緒的心理方法如暗示法、轉移法等。通過調控將情緒平穩(wěn)下來,再去解決子女的問題,會達到良好的效果。
父母與子女進行溝通交流時,不僅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還要把握溝通的時機。當子女、家長心情不好時,不要教育子女,此時父母、子女易帶有消極偏激的情緒,親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親子雙方的情感會受到嚴重的傷害,進而阻礙了親子間的溝通。此外還應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在子女吃飯時、上學前、睡覺前、與同伴一起玩或親友在場時,都不易對其進行教育。否則,會造成子女的反感,而且還有可能影響和干擾以后的學習和活動。
[上一篇]: 別把自己的壞情緒帶給孩子
[下一篇]: 親子溝通四部曲——讓你成為不吼不叫,會溝通的智慧媽媽